第4章 美丽的村姑
青阳古城的北关,最近开了一家农家乐饭店,主要是经营农村特色的大众饭菜。据说,老板娘三妹子是从附近的榆家坨走出来的乡下人。
她创业的初意,是想走下层社会的大众路线,为那些农民工和城市的工薪阶层提供廉价的饮食服务。所以,在装修房子时,也没有设立贵宾餐厅、情侣包间什么的。
可是,这些年,因为人们对大鱼大肉吃得腻了,不少有钱人倒也是推崇农家饭菜了。所以,这农家乐饭店时不时就来那么一些气质不凡的人。
他们点了农家饭菜,却嫌这儿环境太乱,不愿意在这儿吃,有的要打包带回去,有的干脆就到附近的酒店找个雅间享受,为这,三妹子就损失了不少酒钱。
为了弥补损失,她就在大餐厅上层又盖了小餐厅,起名为贵宾餐厅,饭菜还是一样的,就是里面的装饰华丽一些,符合有钱人的消费心理。
另外,她又选了村里那位皮肤白皙,身材丰腴、容貌动人的姑娘榆叶儿来当服务员,贵宾餐厅的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。
榆叶儿的脸蛋儿,身材,在农家乐的女服务员里算不上最漂亮的,更谈不上性感迷人,但是有一点是别的女孩子比不了的,就是榆叶儿身上独有的那种清澈、清纯的感觉。
穿上店里的村姑服装,看上去这些女孩子都是差不多的。但是,客人一接触,就发现那些女孩子都有了几分市侩和油滑的味道,只有这个榆叶儿,像是未被污染的绿色处女。
言谈举止都给人一种清新的美感。所以,当农家乐的贵宾餐厅名气越来越大时,贵宾餐厅有位清纯的处女服务员的消息也不径而走。
城市里世风日下,见到榆叶儿这么一个纯洁美丽的村姑,不少纨跨子弟就打起了坏主意。他们有的要与榆叶儿谈恋爱,请三妹子从中牵线搭桥。
也有的大款富豪要让榆叶儿到自己的家里当保姆,工资从优。鉴于这种情况,三妹子把紧了口风:“你们要干什么呀?见了漂亮的姑娘的面就起歪门邪道。
“告诉你们,这女孩儿早就名花有主了。他就是老家邻居榆老师家的独生子,目前就读于青阳大学法律系的在校生榆强。想染指这位姑娘,真是瞎了你们的狗眼!”
那些人让三妹子抢白了一顿,顿时收起了那颗觊觎之心。贵宾餐厅从此清静了许多。不过,姑娘大了不中留;一家女,百家求。
人家看好了这位姑娘,问问她的婚事总可以吧!一次两次,三妹子可以阻挡,时间长了,就觉得老是这么拦下去似乎是不近人情。
唯一的办法是让榆强赶紧露面,两个人只要交往起来,话就好说了。如果榆强再不露面,就靠自己这么为榆叶儿阻挡,恐怕是无济于事了。
为了堵住那些不怀好意的人的嘴,三妹子就提醒榆叶儿:
“叶儿,我不是告诉你榆强的手机号码了么?你到底联系他没有?大学里漂亮的女孩儿多。你要是不主动,别人可就把他抢走了啊!”
“嗯,三姨,这几天客人多。我一忙就把这事儿忘记了。我现在就打电话打他。”榆叶儿知道三姨是为自己好,立刻就拿起了手机,联系了榆强。
榆强一听说榆叶儿进城打工了,就在三妹子农家乐饭店当服务员,喜出望外。接了电话,他自然要前来探望。
两个人刚刚说了几句话,榆叶儿就将榆强带到贵宾餐厅,兴奋的给他介绍了自己的职责,迎接客人,介绍菜谱,介绍酒类品种,报价,落单,传菜、摆台,倒酒,催菜,结帐,送客。
接下来,榆叶儿又向他介绍了贵宾餐厅的礼仪知识,在一圏椅子里,哪个位置是主人坐?哪个位置是客人坐?主人中哪个是主请?哪个是陪请?客人中哪个是主客?哪个是副客?都是有讲究的。
听了榆叶儿的介绍,榆不由地目瞪口呆,这个农村来的姑娘,过去总是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,没想到,进城几天,学得机灵了许多,真好似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”,农村飞出来的乌鸡一下子就变成是金凤凰了!
“榆强哥,今天你在这儿吃饭吧!我请客!”榆叶儿的身份地位提高了,性格也爽朗直率了许多,“晚上,咱们俩去河边看露天电影……”
“露天电影?”榆强一惊,这个城市什么时候开了露天电影市场了呢?
“对呀,就在河边。像咱们农村看电影一样。”榆叶儿这时想到了什么,脸上羞涩地告诉榆强,“看完了露天电影,很多搞对象的人就到河边租一顶帐篷在那儿睡觉……”
榆强记得,外国的露天电影,一般都是给驾车旅行的人看的。人们看露天电影,一般也只是将汽车停在电影场地,坐在汽车里看。
这儿的露天电影,反倒是拿了板凳座位的人据多,有汽车,也是零零星星的几辆,远远地躲避在人群后面观看。榆强不知道这些是坐在汽车看电影,还是与副驾驶位置的姑娘调情?
再有一点不同的是,外国的露天电影放映之后,旁边会提供专业的停车场和旅行酒店,人们看完电影停好车,就可以去开房休息。
而这儿的露天电影场所没人开房的旅社,却只有露宿的帐篷,那些帐篷零零散散地支在河边的草地里,倒是也有一番野外露营的情调。
榆强和榆叶儿没有汽车,看电影当然是坐了凳子的。看完了电影,没经榆强允许,榆叶儿就告诉他,“我把帐篷租好了,咱们去吧!”
来到河边,榆强才发现,看完了电影的很多观众并没回家的意思,他们双双对对来到河岸边,欣赏了河畔夜色,就去管理处租用帐篷,然后准备在河滩公园草地上露营过夜。
榆叶就去将租好了的一顶帐篷取了出来。
夜间,两个人可能是太困了,两个人钻进帐篷就睡觉,睡得很安静……
夏秋之交,夜气沁凉,早晨的太阳还没升起,静静的市郊河上腾起一片白色的雾,软软地罩在河上,也罩在对岸无声的芦苇丛上。
鸭坊的鸭子们还没有起来,斑鸠还不知道栖息在哪棵树顶的鹊巢里,仿佛任何脚步声都会破坏这河边的寂静,这雾一样柔曼的轻愁。
白杨树巴掌大的叶片上滑溜溜湿漉漉的。不时有水滴掉下来,打在帐篷的顶端。
榆强从帐篷口朝外面望去,突然就想起了诗经里“白露为霜”的句子。
两千多年前,在濮水上、淇水上、溱河、洧河边,怀春的少男少女们会不会也这样,双双对对搭建了帐篷在清晨的河边同宿同眠呢?